手机版
1 1 1

“挤公交”也是“走基层”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 左坤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走基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工作方法。当前,各地机关干部走基层活动蓬勃开展,渐成“风尚”。然而,有的党员干部却将“走基层”误读为“下基层”,简单认为“农村和社区”才是基层。

殊不知,所谓基层,就是和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地方。医院商场有基层,公交车上有基层,公园菜场里也有基层,机关部门里有基层,只要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基层。因此,党员干部的基层概念要“宽”,走基层的安排要“活”,思维不要定势,行动不要僵化。

“走基层”不是“秀基层”。领导干部下基层,不能讲规格、讲“排场”、讲“气势”,每到一处都要前呼后拥、层层陪同,警车开道,车队跟随。倘若如此,不仅耗费了基层的精力、财力,基层干部和群众也会怨声载道。只有踏踏实实地扑下身子,方能真正了解群众的需求,了解百姓的疾苦,了解人民的意愿,不妨多到市场问问菜价,看看品种,了解一下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要能“咂味”出群众的想法;多坐一坐公交车,体验一下群众的出行,要从中感悟出群众的需求;哪里群众反映的问题多,就到哪里去,以此获得第一手资料,掌握最真实情况。敞开心扉,融入百姓,多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谈真心、叙真情、讲真话,对党员干部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多听、多谈、多想,从而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进基层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信任。

“走基层”不是“走过场”。需要放下架子,到群众心中去。一些领导干部认为走基层累,到乡下苦,于是习惯于坐在办公室,“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工作状态。殊不知“坐风”不改,何来“作风”的转变。即使走了基层,也是车子转一转,工程看一看,干部谈一谈,群众见一见,寒暄几句,送点儿东西,草草了事。既然是走基层,就要真正“走”,而不能靠道听途说。习惯了带着耳朵“听”汇报的方式,而较少地用腿去走,用眼去看,用心思考。这样走基层与开会、打电话听汇报、看材料没有太大的区别,所听所闻隔着一层墙,不是原汁原味。对基层情况掌握不清,对群众需求了解不深,对群众呼声听得不透。不但没有了解基层情况,反而增加了基层的负担,损害了干部形象,疏远了和群众的关系。

“走基层”不能“绕着走”。基层问题多多,困难重重,矛盾突出,需要领导干部莫躲避,要迎上去,想法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我们的工作是服务性工作,我们的政府也是服务性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扑下身子走基层,到党员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帮助他们解决难事、急事、愁事,真正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通过对基层情况的了解,结合基层的实际困难,拿出科学有效、标本兼治的方法措施。领导干部要树立“群众无小事”的意识,集中民智、解决群众困难,为群众操真心、办实事、谋福祉,通过对基层问题进行梳理,抓住重点,制定措施,突出实效,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4日 10:08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