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用建章立制的办法“去官气”

湖北省麻城市鼓楼街道办 王俊伟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近日,一则《彭山县党员干部“去官气”具体要求》引发社会热议。彭山县以红头文件的形式,要求全县去除“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官气,包括不准让他人代写个人材料、在群众面前背着手讲话、用手指着群众讲话,不准爆粗口、说脏话、乱表态、放空炮,不准让他人提包包、端茶杯、开关车门,不准在公众场所叼烟、剔牙齿、乱停车、衣冠不整等。 (4月11日《华西都市报》)

古语有云,“望之不似人君”,说明干部要有干部的样子、官员要有官员的仪表,因此部分干部把“人君”要求转变为外在形式,要范耍酷,一言一行摆架子,一举一动讲排场,颐指气使,作威作福,引起群众强烈反感。此次彭山县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出台“去官气”新规,表明政府去除官气的坚强决心;“十不准”针指细节,一招一式皆瞄准党员干部身上的突出问题,是约束官气、建章立制的典范,是走群众路线的最好实践。

“去官气”是作风建设的具体体现。官气清而弊肃,官气浊而腐生,官气影响着政治生态、干部作为、政府形象。官气重的党员干部,总喜欢搞出些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做出些官僚主义的坏决策、滋生些享乐主义的歪点子、享乐些豪华奢靡的生活。教育实践活动剑指官气问题,瞄准“四风”实质,以红头文件“去官气”,体现了政府改作风扎实举措。

“去官气”是建章立制的实际运用。官气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如果“去官气”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讲了、文件上写了,或者执行时做样子、行动时,如何正官气聚民气?“去官气”,就要紧紧抓住“整改落实”的关键,用法律 “去官气”之形、用制度“去官气”之实,不断积小胜为大胜,达到去官风正形象的目的。

“去官气”是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为民不能有私心、务实不能讲排场、清廉不行“吃吃喝喝、拉拉扯扯”,教育实践活动针对“官气”问题出实招,去除党员干部身上的“乌烟瘴气”,还原干部本原;去除领导干部身上的“高山雾气”,露出民本面目。党员干部只有走出“官本”,坚守民本,才能不忘本;少些官气,多些民气,才能聚人气。

毛泽东曾说:“官气是一种低级趣味,摆架子、摆资格、不平等待人、看不起人,这是最低级的趣味。”党员干部要借助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去官气、正官风、塑官德,成为一名人民群众满意的好干部。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6日 09:32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