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铜陵市铜官山区鹞山社区:以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为契机 着力打造群众满意的“五型”社区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山区鹞山社区 张洁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鹞山社区以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为契机,把建设“和谐鹞山、幸福列车”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和实践载体,以着力打造服务型、平安型、共建型、民主型、文化型“五型”社区为目标。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搜集民情民意,查摆问题,让“红黄绿”整进度榜成为一面镜子,着力解决居民群众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着力打造“服务型”社区。自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以来,鹞山社区依托“幸福列车”服务平台,建立“四集服务网络”,通过班子成员、网格人员、支部书记、楼栋长开展大走访,搜集民情民意,整合服务内容,倾力为居民打造出10节“幸福车厢”,涉及经济服务、民情传递、平安建设、共驻共建、居民自治、扶贫帮困、和谐稳定、文化娱乐、美化环境、就业帮扶10个服务内容,责任主体涉及社区7个服务部门,针对服务中的“最后一公里”查摆问题,积极帮助居民解决最迫切、最困难、最关心的困难和问题,将“幸福列车”服务开进群众家中,把社区建成具有满意度高、归属感强、富有幸福感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首先对网格化管理服务进一步细化。社区工作人员以片区为网格,实行AB岗工作制度,要求网格人员对居民进行大走访,主动走出去,服务送上门。形成畅通的联络对接机制,网格工作人员、清扫保洁员、楼栋长、小组长要及时联络对接,对服务群众中的不足及时查摆,及时上“红黄绿”整改榜,真正做到“社区以民为本,民以社区为家”。其次要求社区工作者规范化服务。对社区工作者从工作制度、工作纪律、考勤制度、值班制度进行了规范化管理,要求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和“首问负责制”,值班人员做到主动询问、主动引导、主动解释,真正体现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理念。三是实现服务最大化。做到“一口受理、一网协同”,以最简洁、最有效的办法实现服务最大化、最优化,着力打造服务型社区。

着力打造“平安型”社区。真抓实干、为民惠民打造平安型社区,通过大走访、开设道德讲堂、召开经营业主座谈会、居民代表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零距离与居民交流,搜集民情,掌握矛盾源头,使社会矛盾提前预警。一是开展“民情大走访”活动。组织人员上门入户、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居民座谈会、设立意见箱等多种形式对辖区居民进行走访,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愿望,排查一些潜在的问题和矛盾。对在民情大走访中群众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及时登记汇总,对一些小的问题和矛盾及时解决,对一些需向上级部门反映和需要同有关单位协调解决的问题及时的向群众解释清楚,取得群众的信任和理解。二是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建立专人专项负责制,问题一抓到底,矛盾不解决不放手。拓宽矛盾化解方式,以“座谈式”解决涉及面广的问题,以“入户式”解决急难问题,以“接访式”解决个别问题,以“心理平衡式”化解一般性矛盾,对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打击。三是开展法律服务,有理有据。依托社区市民学校,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使居民学法、懂法、守法,提高法律意识,教育引导居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积极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组织法律工作者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工作,着力打造平安型社区。

着力打造共建型社区。通过对区域内各类资源的有机整合,有力地促进社区与辖区单位之间融合式、共建型发展。一是开辟社区“议事园”,落实共驻共建责任。以“乐民服务共抓、利民服务共助、亲民服务共建、安民服务共创、富民服务共帮、单位资源共享”为内容,逐步建立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协调机制。成立社区议事委员会,吸纳5家辖区单位相关负责人作为社区议事委员会成员,并与辖区单位签订了“共驻共建协议书”,双方在协商议定共建目标的基础上,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与任务,形成社区与辖区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围绕社区改革、建设与发展,召开社区党建和共驻共建联席会议,完善社区建设规划,共绘社区发展蓝图;围绕加强居民活动场所建设,争取辖区单位支持,努力做到资源共享,共建社区活动阵地;围绕困难群众共帮,辖区单位与社区14个支部结对共建,帮助基层支部排忧解难,解决实际困难。如依托第三人民医院医疗资源优势,在全市率先成立社区心理咨询室,聘请心理专家定期为居民进行心理疏导,举办心理健康、疾病预防等知识讲座,帮助居民释放精神压力。依托第十二中学和爱国小学教育资源,开展娃娃楼长和环保小卫士活动,为青少年搭建社会实践的平台,举办了“庆七一·大手牵小手”书画展。依托港华燃气公司、首创水务公司,开展了“生活科普社区行”活动,举办了用气、用水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手册,义务上门监测灶具、水阀安全等,与首创水务公司联合举办“庆十一·喜迎十八大”乒乓球友谊赛以及“迎新春”羽毛球友谊赛。

着力打造民主型社区。坚持“积极培育、重点扶持、快速发展、逐步规范”的工作方针,采取组织化引导、社会化运作、居民自愿参与的方式,培育了一批居民自己的社会服务组织,如健身艺术团、黄梅戏艺术团、腰鼓队、民间艺术协会、科普协会、环保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社区老年合唱团、读书协会、爱心基金会等,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宣传,不断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辟“我的社区我作主”论坛,推行居民议事会制度,切实发挥楼栋长、居民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完善“居民自治、居民诉求、矛盾化解、邻里沟通”四个机制为落脚点的社区自治模式,实行“管家计划”,体现群众的话语权、自主权、民主权,逐步实现居民自治,着力打造“民主型”社区。

着力打造“文化型”社区。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实践活动,了解居民之所需,想居民之所想,整合群众人才资源优势,整合社区社会组织资源,搭建“书画苑”、“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等活动载体,组建社区舞蹈队、黄梅戏团、腰鼓队等13支文艺团体队伍,依托这些文艺团体,成立了鹞山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并推选出会长、秘书长。定期、不定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让居民自己作主,自我娱乐,使社区居民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这些团体自我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开展“让党旗在社区飘扬,让党员在楼道闪光”活动,举办首届社区文化节“广场大家乐”活动,通过戏曲擂台、卡拉OK、舞蹈、相声、小品、中老年健身操、武术等形式,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开展“学习知识,传播文明”——流动图书馆进家庭等活动,组织开展“我奉献,我快乐” ——志愿者亲民服务活动,社区一年一度开展 邻里节”系列活动,一年一度的“百家宴”、“金婚庆典”活动已成为社区文化特色品牌。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鹞山社区以“追求幸福、创造幸福、获得幸福、享受幸福”为主题,围绕“转变作风提升服务能力,促自治共筑和谐社区”,坚持抓深化、抓完善、抓提升、抓创新,把“三问三落实”、“四整四促进”作为重要抓手,紧密联系实际,着力解决“四个方向”问题,达到“四个好”目标,重点打造“五型”社区,真正让居民在建设“幸福列车”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中得到实惠,让 “红、黄、绿”整改进度榜成为社区群众对照打造“五型”社区标准的镜子,使得鹞山社区成为全市“特色社区”的标杆。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2日 10:37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