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让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南郭先生”不再“滥竽充数”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委组织部 黄红财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南郭先生以滥竽充数、不懂装懂的典故,成为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殊不知“南郭先生”现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广为存在,可能是个别“一把手”,可能是某个“党组织书记”,也有可能是基层工作者,迫于无赖,不懂装懂,流于形式,以假乱真,以更隐蔽的形式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苦苦挣扎。

不可否认,个别地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档案成堆,方案成山,会议连连,看似扎实有序,效果显著,实则一厢情愿,自娱自乐,体内循环,违背初衷。“南郭先生”也常常在活动中扮演着“做假绩,说假话,树假象”的角色。开展活动时,得过且过,云里雾里,不认真领会活动实质,不行为民务实之举。在思想上,盲目按上级要求办,不因地制宜,不思考地方特色,就活动搞活动,地方发展与活动开展两张皮;在落实上级要求上,会议传达会议,文件落实文件,在报告中绞尽脑汁为出彩,玩文字游戏,以工作思路展现工作成效。在面对群众时,振振有词,一套一套,既讲“四风”危害,又讲违规处置,但到行动中,就忘记自己所说所学,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只是吃的“偏远”、玩的“隐蔽”。

当年“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是为了养家糊口,不会“吹竽”在那里“充数”;而今天的“南郭先生”不但会“吹竽”,而且“吹得很好”,是为了一己私利而置群众利益于不顾“不想吹”,而又忌惮于中央的规定“不敢不吹”,所以只能“不好好吹”。曾有这样一段评论说到教育实践活动的“南郭先生”,非常形象具体,引人深思。笔者想问,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南郭先生”还有多少?如何才能让“南郭先生”紧起来、动起来?

笔者以为,要让“南郭先生”有所不为、有所为,必须健全干部监督机制,加大不作为干部惩处力度,以便增强忧患意识,让干部作为始于惶恐之中。惟有“惶恐”,才能驱除惰性,只有怀着“怕出丑、怕出错、怕做不好工作、怕对不起组织和家人”之心,才会对工作上心、尽心;惟有“惶恐”,才能自我加压,只有少些养尊处优,多些未雨绸缪,才会将惶恐的压力变为激情满怀的动力,勤于充电,丰厚学识,弥补缺陷;惟有“惶恐”,才能真抓实干,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干部必须不图虚名、不尚虚荣,不务虚功,常怀“惶恐”之心,脚踏实地,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基层一线作为干部的主阵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用心解决群众问题,才能有所作为。

最后,笔者奉劝各位“南郭先生”,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惠及于民。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1日 14:13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