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揣着“民情”去夜访——江西省遂川县践行群众路线的有益探索

江西省遂川县委组织部 刘锋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013年以来,遂川县紧贴基层实际需求,整合各类要素资源,创新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将全面推行“干部夜访”制度和建立完善“百姓档案”有机结合,打响了一场干部夜访下基层、走进群众深扎根的群众工作“攻坚战”。

需求对接,变“随机走访”为“按需走访”。针对基层普遍存在“白天干部下乡群众外出、晚上群众回家干部回乡”的“时间差”问题,改变以往“大呼隆”的走访方式,大力弘扬“干部夜访”这一苏区时期的老传统,在全县建立“干部夜访”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利用夜晚闲暇时间进农家、听民意、解民忧。今年,又把“干部夜访”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载体,建立“干部夜访日”制度,将每月1日、15日作为全县统一的“干部夜访日”,并建立访前预报、访后报告、工作台账登记等制度,构建了党员干部日常夜访与集中夜访相结合的“干部夜访”工作机制,探索出一条改进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新路子。今年以来,全县党员干部共夜访群众5万余户,收集整理意见1400多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30多个。与此同时,结合“干部夜访”,全面收集每一户家庭的人口、产业、困难和诉求等信息,按照“一户一档”的原则,全面建立“百姓档案”,由村组、乡镇逐级汇总建档,并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截至目前,全县23个乡镇共建成“电子百姓档案”17。5万余份,实现了全覆盖。

命题作业,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着眼于改变以往基层干部群众工作方法“用起来不灵,动起来不行”的被动局面,确保“干部夜访”的灵活性、有效性,探索建立了个别走访、会议汇访、重点约访和定期回访“四访”工作法。针对涉及群众单人单户的不同诉求,进村落访农户、进楼宇访住户、进街道访商户,深入了解群众的关切,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针对产业发展、公益事业、民主政治等群众共同关心的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村组、社区、“两区”建设一线,采取座谈会、现场办公会、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民意,集中民智,寻求解决办法;在个别走访、会议汇访的基础上,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约请群众征求意见,深入了解情况,协调解决疑难问题和复杂矛盾;定期主动到反映问题的群众家中进行回访,了解所反映问题的处理过程及结果,听取群众对解决问题的反映,督促相关部门改进工作,抓好落实。依托“百姓档案”平台,目前全县党员干部累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1。52万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316起。

整体联动,变“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百姓档案”建立后,党员干部轻点鼠标,便能在第一时间查询、掌握社情民意,知晓群众的基本情况、实际困难和利益诉求等,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困难和诉求,获取真实、准确、全面的民情信息,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知民度”。同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每年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走访活动,准确掌握群众基本信息和诉求的变化,及时对百姓档案内容进行更新,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梳理、分析研判、化解不和谐因素,做到情况明、底子清,力求建立信息最灵敏、事项全知晓的民情数据库。“百姓档案”犹如“路线图”,使党委政府在扶贫攻坚、产业发展、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决策规划时更为科学,更加贴近群众实际需求。一改以往少数党员干部“关起门来想点子,关在屋里定调子”的做法,进一步强化资源集成意识,注重统筹各方资源,努力形成群众工作大联动、为民服务大协同的局面。

制度倒逼,变“弹性管理”为“规范管理”。群众期盼和诉求找准了,关键在于为民排忧解困。为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该县建立了“三个一批”销号制。一是即时办理一批。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和一般性的问题,能办理的,做到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共性问题,采取现场协调会、现场办公会等加以解决。县委主要领导在雩田盘溪村夜访后,四天内就协调落实了该村安全饮水项目,村民流泪感激。县政府主要领导在泉江镇四厢街社区夜访后,及时研究决定开展美丽社区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以改观县城小街小巷脏乱差的现象,群众交口称赞。二是分层转办一批。县委活动办将梳理出的整改项目,按照管理权限,进行责任分解,分成需要县一级部门解决、需要乡(镇)党委、政府解决和需要村(居)解决三个层级,给相关责任单位下达转办函,由责任单位牵头落实。三是挂号督办一批。筛选出群众关心的干部作风、环境整治、教育、卫生、交通、饮水、产业发展和征地拆迁等问题和困难,进行“挂号”督办,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具体问题和个体诉求整改360多件。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2日 10:51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