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留守花蕾”依然绽放——龙里构建关爱网络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贵州省黔南州龙里群众路线活动办 周笛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非常羡慕他们的爸爸妈妈来看他们搞活动,我没有。”

“爸爸妈妈,我很想你们。”

“我最想要的礼物就是爸爸妈妈快回到我的身边,一直陪着我,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近日,龙里情系留守儿童“点亮心愿”活动中,留守儿童用心酸与无奈的话语道出了他们的心声。

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龙里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促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留守儿童关爱模式,让爱心全方位延伸。

摸底建档 活动暖心

“如果没有任老师和好心的叔叔阿姨,我就在没机会上学了。”县城关三小五年级(2)班余昌鸿,父母为还债外出打工,把兄妹俩托付给外公外婆,日子过得很苦,他想辍学打工,挣钱养家。该班任老师和学校了解情况后,联系县妇联,及时解决1000元生活费,让孩子安心读书。

每学期开学后,教师们及时对留守儿童居住地、家庭基本情况、父母打工地点与联系方式、托管人情况及联系方式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档案;同时,在校期间,根据留守儿童的不同变化适时家访,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特殊困难。

开展“节日”关爱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到温暖。“六一”儿童节、春节、“中秋”节、“九月家庭实践月”等主题节日期间,各学校开展不同形式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留守儿童会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送来的温暖与关爱。

资源搭建亲情沟通

“现在我有时间就到亲情聊天室,这样就感觉爸爸妈妈在我身边陪着我一样。”龙山中学“留守儿童亲情聊天室”里,孩子们通过视频、电话与父母通话谈心。 为让留守孩子时时感受来自父母的关爱,也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创建活动载体,架设联系桥梁,提供亲情服务。 各校均成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领导小组,羊场中学、城关二小创建“儿童之家”,三元中心校创建“七彩小屋”,大竹小学、城关三小、观音小学创建“微笑小屋”, 摆省中心校创建“优美教室”……, 让留守儿童在“家”、“屋”、“室”中读爱读的书,说想说的话,玩好玩的项目。

“我一直就想学舞蹈,爸妈不在,家里没钱,我不能给他们增加负担。现在好了,我可在这免费学跳舞,真的好高兴。”县文化馆每年将举办4期 “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与农民工子女”少儿舞蹈免费培训班,让他们实现学习舞蹈艺术“零门槛”。

爱心团队传递关爱

“谢谢叔叔帮我检修线路,不然哪天房子烧我都不知道。”湾滩河镇翠微村杉木寨14岁的梁元忠年幼时就失去了父母,从小与爷爷相依为命,前不久,爷爷过世,留下梁元忠一人独自生活。了解这一情况后,团县委、武汉理工研究生支教团、逐爱心志愿者服务队来到他家中为他检修线路,并现场献爱心为孩子捐赠1910元。

组建爱心团队,服务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真正感受到爱,不在孤单。

龙山镇妇联组建由106名妇女组成的“爱心妈妈”团队,对困难留守儿童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走访慰问;县关工委积极组织“五老”队伍深入学校和社区,开展讲座和辅导;团县委动员、组织青年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学业辅导、亲情陪伴。

 “谢谢,谢谢帮我们的叔叔阿姨。” 一声声稚嫩的声音,一张张幸福的笑容,让每一个留守孩子不在孤独。

“咔嚓”一声亲情远寄

“开心一点!”咔嚓“来看一下,看看怎么样?”城关三小,县摄影协会会员为学生免费拍照,找位、选景、教孩子摆造型,寄往远方的父母。

留守儿童与父母长年不能见面,一年、两年,甚至十年。有的父母已记不清自己的孩子长成什么样子。

“爸妈在我两岁的时候就外出务工,到现在已经十年没有见到他们,照片寄出去后,爸妈就可看到我长这么大了。”看着自己的照片,四年级(2)班的唐承冰高兴地说。

 “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我其中测试考得了100分,爷爷奶奶都很高兴,我希望你们能回来陪我和弟弟过一个春节。”

“妈妈,我很乖的,不在哭了。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外婆,外婆说我现在做饭的手艺越来越好了,等你回来,我做饭给你吃。”

……

写上地址,装上孩子成长的照片,带上孩子内心的期盼,一张张亲情照片飞往父母手中、心中。

 “有的父母亲出去几年还没回来,对自己孩子长成什么样子他们心里十分牵挂,我们拍一张照片,寄给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长大了已经长成什么样子了,让他们在外地安心的工作。”县摄影协会会员罗仕朝说。

龙里现有留守儿童5465人,这个特殊的群体还在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市打工拼搏。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关爱留守儿童,是社会的责任,让留守儿童沐浴在社会大家庭的阳光下,心灵不再留守,含苞怒放。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3日 11:47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燕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