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听意见还得多找“刺头儿”

重庆江北区委组织部 何勇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解决“四风”问题,就得坚持开门搞活动,多听听群众的意见。只有这样,才知道我们的问题主要出在哪里,严重不严重;整改措施实不实,管不管用;效果好不好,有没有彻底解决,等等。

但实践中,有的听意见却“放不开”,怕听到尖锐的问题,怕那股“辣味”,脸红、出汗、心跳加速,难受。于是采取“迂回策略”,绕过那些爱挑刺的群众。有的单位征求意见搞“体内循环”,邀请其它单位干部充当服务对象;有的单位确实邀请了群众,但经过“精挑细选”,都是一些“圆滑之人”,等等。如此这般,好的意见进不来,怎么能找准穴位、对症下药?不让爱挑刺的群众参与进来,又如何相信你能直面问题、从善如流?

听意见就得多找“刺头儿”。何为“刺头儿”?主要是指那些遇事刁难不好对付的人。有人可能会反问,这种人躲都来不及,谁还会“自找麻烦”?其实不然,特别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有个“刺头儿”唱唱反调、挑挑毛病,并不是什么坏事。东京山田肉类株式会社,原先是一个不起眼的肉铺,但老板乐于接受“挑刺”,越是有“刺”的人越是套近乎,最终不仅提高了自己,赢得了好评,还成了本地的“大户”。西方甚至将“刺头儿”称之为“意见领袖”,不仅善待之,而且还要“培养”之。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整顿“四风”问题,更离不开这些“刺头儿”。一来“刺头儿”最了解实情,他们生活在群众之中,也是群众中的一员,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这些“四风”问题感触最深、了解最实;二来“刺头儿”最善于发现问题,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仅会挑毛病,还挑得准;三来“刺头儿”最敢说实话,一些人不待见“刺头儿”,就怕这点,天不怕、地不怕,敢说敢干,不怕得罪人,甚至还“刨根问底”。“刺头儿”的这些特质,绝对是挑毛病、提意见的“好手”。

当然,要充分发挥好“刺头儿”的作用,还需要一些姿态,讲求一定方法。要把门真正打开,让那些“刺头儿”进得来,并把他们当成朋友,而不是“瘟神”,以“求教”的姿态、“热情”的态度接待他们。要搭建一些“挑刺”的平台,比如召开“挑刺会”,并广而告之,让“刺头儿”都知晓、来参与;聘请“挑刺工”,给领导干部“挑刺”,意见“直送”有关部门,等等。要把“刺头儿”的意见当回事,认真分析研判,有理的采纳,有失偏颇的做好解释工作,决不能听时脸红心跳、下决心改正,回去后又“无动于衷”、“放任一边”。

重视“刺头儿”,是听取意见、解决问题的“法宝”。连点批评意见都听不进去,甚至还“退避三舍”,是不会有大进步的、是不会受认可的。如果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过后,“四风”问题整改仍不到位,说不定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重视“刺头儿”。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4日 15:40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千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