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开展批评不能流于形式 不妨多点“辣味”

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人民政府 郝艳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转入查摆问题、开展批评阶段,然而在一些基层单位和部门,不少同志都反映,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了“老大难”问题,成为一门考验说话水平的“艺术”,自我批评谈“感想”,相互批评提“希望”,甚至在相互批评之前列出框架,提供参考,致使自我批评“敷衍了事”,相互批评“一团和气”。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纯洁党内生活的一剂良药。我党历史上每一次整风活动的开展,都伴随着这一武器的运用。此次教育实践活动也要充分运用好这一武器,清除潜藏在党员干部身上的“病菌”,而“运用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使批评有一点辣味,真正“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

常吃火锅的人想必都清楚,无论严寒酷暑,围坐在火锅旁,吃的呼哧带喘、涕泪横流、浑身冒汗,但过后确有开窍通络、排毒去湿、全身畅快的效果。也正因为其此种独特魅力,火锅才为大多人所青睐。

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如此,“正宗”的批评,必然带有一点刺激性、麻辣味,必然会使人脸红心跳、额头冒汗、如坐针毡。但事后却能起到扶正祛邪、增进团结、解决问题的作用。如果批评听起来如沐春风,过后必然如耳旁风,留不下什么印象,也就不能起到预期效果。

这把利器之所以变“钝”,究其原因,一是舍不下面子,不敢自我揭短,二是怕得罪人,担心“秋后算账”。归根到底,还是个人主义倾向在作祟。这种不讲原则讲圆滑,不要正气要和气的倾向,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我党的优良传统,使党员干部长期沉浸在自我感觉良好的美梦中,最后的结果,便是离真相越来越远,离群众越来越远。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广大党员干部应站在对个人成长、党的事业负责任的高度,勇敢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利器,以闻过则喜、闻过而思、闻过则改的态度,离开“位子”、抛开“面子”、洗净“身子”,敞开思想、以诚相见、推心置腹,多一点“辣味”,多一些负责任,唯有此,才能达到洁身保健、去弊除垢之效!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9日 14:43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