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贵州晴隆:以“细胞工程”为载体 激活干群鱼水情

贵州省黔西晴隆县委组织部 黄霖、岑一凤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近年来,贵州贵州晴隆县以基层党建“细胞工程”为载体,把共产党比喻成一个生命肌体,把党组织作为一个最基本的“细胞”,把党员作为党的肌体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把基层党建作为一个“细胞工程”来抓,不断加强和完善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其它组织为外围的组织体系建设,重点围绕“营养足、功能好、活力强、结构优、免疫力强”五个方面下功夫,形成一个系统工程,激活每个“细胞”,使整个生命肌体健康和强壮。 

把好群众的“脉”,“细胞工程”是“指南针”。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从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入手,加强和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其他组织为外围的组织体系建设,以人民群众满意与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群众中树立标杆,引领各行各业的发展。拓宽组织创建,采取村村联建、村校共建、村企联建、支部+协会等多种方式,建立区域型、产业型、联合型等党组织,延伸组织“手臂”,实现党组织“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的统一,逐步构建城乡基层党组织网络体系;创新服务载体,结合“双学双创、承诺践诺”、“微心愿”征集活动等活动,采取“1+n”或“n+1”的帮扶形式,不断提高干部为民办事的效率和群众的满意度,增强党组织“细胞”的服务功能;加强和完善队伍和制度建设,使“细胞”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化,“细胞”免疫力得到增加,保障服务群众常态化和长效化;强化典型示范带动,着重培育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公认的先进典型,树标杆、作好样板。如三宝彝族乡采取“村校共建”模式,以彝族建筑、彝族服饰、彝族歌舞、彝族饮食的挖掘包装为切入点,突出“彝”字牌,以学校为阵地,学校与村联合建彝族舞蹈党支部,着力打造“阿妹戚托”彝族舞蹈,保护、挖掘和整理了一批彝族文化资源,点、线、面结合,全面提升文化品味,完善和延伸文化产业链。目前,建立产业型、联合型等党组织31个。

 摸清群众的“心”,“微心愿”征集是“显微镜”。“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的小小“微心愿”就是“大问题”。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贵州晴隆县各级党组织全面开展“微心愿”征集活动,通过结对联系、征集心愿、落实心愿、跟踪回访、总结公示“五个流程”,采取“1+n”或“n+1”的帮扶形式,广泛党员自愿认领群众“微心愿”,每名党员领导干部至少联系1—2户困难农户,村级常务干部至少联系1户困难户;一般干职工一对一或多对一联系困难户,帮助群众实现个人“微心愿”和小梦想。通过一次次的心愿兑现,以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打动群众、说服群众、教育群众、让群众信任。目前,全县共有2000多名县乡干部与384名村(社区)“两委”干部参加群众“微心愿”征集和认领活动,已征集到2000多个微心愿,已兑现500多个,心愿的认领和兑现正在继续扩展。

办好群众的“事”,“承诺践诺”是“晴雨表”。按照“正衣冠、照镜子、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根据本人本单位的工作性质和当年工作重点,以为民务实清廉尽职作为承诺的主要内容,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面向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承诺,下决心书、立军令状,并在本单位公开栏和相关网站上“晒”承诺,对本人本单位承诺事项、承诺内容、完成时间等进行公开,主动接受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业的监督。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州委八项规定及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着力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吃、拿、卡、要”等现象,加强密切联系群众,激活干群鱼水情,争做发展标兵,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全县各级党组织“一把手”400多名在会上或网上公开承诺,80多家活动开展单位公开晒出承诺书,接受服务对象和人民的监督 。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3日 14:52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燕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