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自画像”莫成“数字秀”

山东省安丘市委组织部 刘文晓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对照检查材料改了十几次,压缩了会议几百次,谈心谈话了几千分钟,学习笔记写了几万字”……眼下,“码数字”成为教育实践进行时各地各单位热衷的一件“流行时尚”。数字越大越有效吗?数字闪现频次越多说明态度越诚恳、动作越充实吗?其实,未必。

拿对照检查材料来说,如果台下功夫做足,呈报一次,就已经能把作风之弊、行为之后找全,把病根挖到,把整改方向弄清,从道理上说,效率更高、作风更过硬、态度更认真才对。反过来,如果总是不当回事、抱着“差不多心态”,或者客观上给人一种误区:写得再好没有七八回不通过,就成了新“形式主义”,把精力用在“表面纸面”、“文字游戏”上,群众不买账不说,整改实效也难以保证。

对基层群众而言,他们最关心的是后一组数字:多年来考核失当造成的“民生欠账”补上了多少、基层干群之间产生的矛盾化解了多少、不该层层审批的项目下放或减少了多少、不该乱花的公务消费节约了多少、不该浪费纳税人血汗而供养的吃空饷人员和超标办公面积清退了多少、胡乱作为顶风而上的“老虎、苍蝇”消灭了多少……总之,衡量开展活动认真与否的标准不看花里胡哨的“纸面数字”,而是看惠及群众的整改承诺有没有落到地面,看信誓旦旦的对照检查、互相批评后给基层群众的实惠有没有变得更加直接、便捷、看得见、摸得着,看基层干部代表的政府机构办事效率有没有大幅提升……等等。“码数字”功夫再高,群众的“火眼金睛”大都投到生产发展和追求梦想上,不太关心党员干部怎么说的,对实际上怎么做的也都有最直接的感受,正所谓“不看广告看疗效、不看数字看实绩”。鉴于此,“码数字”应该集中“活力”,对准“靶心”,不值得大力提倡,还是在台下幕后多下点真功夫、做些实在事吧。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5日 14:20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