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干部下乡增“四气”

贵州省安龙县委组织部 杨维波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时下,各地都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许多机关党员干部纷纷打着背包进村入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是好现象,是机关干部作风的转变。笔者认为,通过下基层,可砥砺干部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增添“四气”。

到基层“学”,增干部“才气”。准确的民意上来,正确的决策才能下去。基层是实践的前沿,是思想创新、政策创新的源泉,真理来源群众。干部丰富的工作经验来自基层,不熟悉基层,思想就“偏离”实际,数据就“打架”,感情就“脱离”群众。机关干部多下基层,让群众上一上“农课”,是在机关学不到的东西。经常到基层学习,多一点对基层情况了解的“底气”,就多增添一点驾驭工作全局的“才气”。

到基层“干”,增干部“正气”。工作到基层开展,作风在一线转变。干部的形象、干部的作风不靠“写”,也不靠“说”,而是靠“干”,通过到基层“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干部的作风才真正的转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才真正的树立。作为机关党员干部,身子下沉一线、办公阵地下搬一线、工作重心下移一线、工作责任落实一线,干部就会换来一身“正气”。

到基层“问”,增干部“底气”。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到困难多的地方去,到发展最需要、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了解基层实情于“胸”,接纳群众感情“腑”,知百姓疾苦,晓百姓心声,基层情况熟悉,群众思想掌握,就能“底气十足”,工作起来就能得心应手。

到基层“答”,增干部“真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锻炼是领导干部成长的催化剂,基层是干部工作方法对与错的“试金石”,电话方便“键对键”却代替不了“面对面”。工作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实不实、工作方式对不对,在基层、在群众中的评价就是最好的“答案”。在基层中多问,听真话、干真事、谋真绩,就能提高工作决策的正确率,就能增添干部处事做人的“真气”。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近民、亲民、爱民,才能办好民众事。群众是衣食父母,能吃群众苦,了解基层难,与群众感情就融洽,对待群众就“和气”。尤其是年轻的党员干部,要多到艰苦困难的地方去“磨炼”意志,“锤炼”品质,把下基层作为“沾土渡金”,而不是“吃苦受累”,多增一点“土气”,就多添一点“和气”,多接一点“地气”,就少一点“官气”。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7日 15:55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燕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