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管住舌尖 远离腐败

江苏省盐城市国资委 游本泉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璀璨的文化。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饮食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国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劝君更尽一杯酒”、“酒逢知己千杯少”、“八大菜系”、“色香味形器”……中华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久不衰。酒席能增添喜庆,活跃气氛,联络感情,增进友谊,毋庸置疑;但,伤身误事,损害形象,损失浪费,败坏风气,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不知从何时起,国人的待客之道、处事哲学、饮食文化被引进到公务活动中,且推陈出新,发扬光大。申报项目、申领证照、资金审批、升学升迁、求医求学……宴请主管领导和主办人员,似乎成了规定动作;上下级或同级党政机关之间检查、调研、联系工作,安排宴请已成习惯做法。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大小酒店、会所门庭若市,高档烟酒、生猛海鲜、时令佳肴,一应俱全。这些又多少不是公款买单?长此以往,请者觉得理所当然,被请者也习以为常、心安理得。于是乎,接待规模越来越大,接待标准越来越高,接待费用逐年攀升,公款吃喝之风愈演愈烈,大有一发不可收之势。

大凡公款吃喝,必然打着公务活动的旗号,披上合法支出的外衣,有着堂而皇之的理由。但,细细探究,个中“奥秘”不难破解。一是普遍性。此风波及大多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超标准接待现象较普遍。二是蒙蔽性。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吃喝是小事、小节。三是攀比性。有的地区、部门和单位,相互攀比,为了谋取本地区、部门、单位利益,不惜违反规定,慷国家、集体之慨,动辄一掷万金款待相关人员。四是违规性。有的假公济私,将个人招待费用、与公务无关的应酬费用混入公务接待经费报销;有的巧立名目,将正常无法开支的费用、违规发放实物费用,购买礼券、购物卡费用,以招待费名目开支;更有甚者,与接待酒店沆瀣一气,或虚开接待发票,或领取商业回扣,中饱私囊,违法犯罪。

当今的公款吃喝之风,已成一大社会顽疾,其严重性、危害性不容低估。危害之一:有损党和政府形象。少数害群之马,贪杯好食,言行不检,使党和政府崇高形象受损。危害之二: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公款吃喝有悖党的根本宗旨,使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蒙生阴影。危害之三:败坏社会风气。公款吃喝助长奢靡消极风气,不利于营造公平正义、和谐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危害之四:滋生腐败行为。公款吃喝是腐败的开端,堕落的温床,任其发展,必然会一步一步滋生贪污受贿等消极腐败行为。

公款吃喝之风,何以久禁不止?究其原因,一是传统文化影响深厚。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礼尚往来、人情世故的观念根深蒂固,独特的饮食文化影响深远。二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吃吃喝喝,不拿不贪”、“吃点喝点,没啥大碍”的观念,被相当一部分人所认同。少数腐败分子丧失理想信念,贪图享乐,醉生梦死,自甘堕落。三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公务接待虽有制度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制度条文不够具体、接待标准相对偏低,加之未及时修订完善,使得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形同虚设。四是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对公款吃喝,有关部门虽采取多种形式组织监督检查,但由于力度不够,往往收效甚微,雷声大、雨点小、轰轰烈烈走过场的情况屡见不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行我素的现象依然存在。

公款吃喝,是典型的奢靡之风,是享乐主义的具体表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一貌视寻常的“小”事,其实危害极大。此风一日不刹,党风、政风、社会风气一日不得好转;此风不禁,党和政府形象必遭损害;此风不除,党和国家事业必受影响。舌尖上的“小小”腐败,折射出的却是严肃而深刻的课题。公款吃喝之风,归根结底,是作风问题,是党性问题。对此,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人民群众深恶痛绝,有识之士痛心疾首。我们全党上下必须高度警醒,深刻反思,统一认识,狠下决心,重拳出击,综合治理。要大力宣传新时期优秀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作风建设,引导其坚定理想信念,加强自身修养,抵制公款吃喝,争当勤廉表率,永葆共产党人先进纯洁的政治本色;要本着“节约、必需”的原则,明确界定公务接待范围,修订完善科学、规范、合理、操作性强的公务接待管理制度,让公务接待管束在制度的“笼子”;要加大对违规吃喝行为的监督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绝不姑息迁就;要强化财政预算约束,严格按标准核定公用经费预算,加大对“三公”经费的检查、审计力度,加快推行“三公”经费向社会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时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共同携手,管住舌尖,远离腐败!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1日 15:07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千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