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五破五立”筑牢干群“连心桥”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局党委 周应良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当前,如何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创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方式,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如何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好人民群众;如何在下基层中接“地气”、转作风,真正拉近与群众间的距离;如何解决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等等这些,已成党员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亟需探索和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对此笔者认为,要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效果,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通过“五破五立”进一步密切干部与群众间的血肉联系,不断筑牢干群“连心桥”。

破牢骚,立真言。党员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过程中,时不时会听到一些群众发牢骚,群众的“牢骚话”虽然难听,但却是来自最前线的真实情况报告。俗话说:“水不平则流,气不顺则吐”。群众的牢骚话是无奈之言,也是真实之言,因此党员干部务必要虚心听取群众的批评意见,在牢骚话中查找自身不足,并积极予以改进,从而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破“官帽”,立“草帽”。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进村入户走访调研是一项普普通通的日常工作,也是贴近群众、联系群众的最直接、最根本的体现。因此,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员干部务必要在“下基层”上下功夫求实效。首要一点就是要摘下“官帽”,戴上“草帽”,要多听群众说,少讲大道理,用最朴实最直接的方式贴近群众,要多些调查回访,少些书面汇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实地调查回访中,听听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想想还能为群众做些什么。

破陪同,立随机。下基层要想深入群众访民情,就得做到不打招呼、不搞层层陪同、不摆花架子,建立领导干部随机调研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力争做到“三突破”:一是突破“指定点”,不事先“采样选点”,多来些“临时停车”,到基层最薄弱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二是突破“干部包围圈”,进行“微服私访”,访前有调查,少听汇报,多看实况。三是突破看示范、座谈的“老套路”,以解决群众所急所盼为标准,创新下基层方法,当好“民”牌干部,密切党群干群间血肉联系。

破空谈,立行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群众工作要坚决破除大话、套话、空话,而是要立马行动真心实意解决好群众的困难问题,最终让群众得实惠。要从内心尊重群众,以诚心帮助群众,对于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倾听,做好归纳梳理,抓好落实和反馈;对群众的事切莫只承诺、不履诺,切莫只喊口号、不讲行动;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困难问题,能现场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要做好解释说明,安抚好群众情绪,给出解决的时间期限。

破“老本”,立“补课”。面对日新月异的群众工作,我们党员干部应破除吃以往基层工作经经验的“老本”,应加强学习,始终坚持“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的工作方针,经常到基层“回炉补课”。要建立完善干部回基层“补课”的工作制度、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使党员干部回基层“补课”成常态化、制度化。党员干部只有经常到基层接“地气”,“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不断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让领导干部的工作决策更有“底气”。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04日 14:45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燕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