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镇:夯实基础 突出亮点 扎实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镇人民政府 苏海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为解决农村牧区群众实际困难,创建乡风文明和谐环境,我镇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及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改善农牧民群众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着力点、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实际,创新思路,通过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攻破难点,打造亮点,整体推进我镇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

一、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推进农村牧区整体建设

自“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我镇在做好“十个”方面覆盖工作,不断完善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紧密结合党委政府重点工作,达到各项事业整体推进。

一是建立两处移民新村,有效改善村民生活居住环境。我镇对新村进行了整体建设,已改造房屋29户,完善自来水工程、电路改造、院落维修和硬化等基础工程建设,建立多功能餐厅、卫生室、便民连锁超市、图书馆、阅览室、活动室、乡村舞台及健身路径等各项功能服务区,全力打造让移民群众住的舒心、过的幸福的和谐新农村。目前功能服务区已经开始投入使用,深得群众喜爱。

二是开展“爱我昭君·乡风文明大行动”,全面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对农牧户室内外环境、嘎查村环境、镇区环境、公路沿线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并建好文化活动阵地,组织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下基层”活动,推进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同时汇同公安、工商、食药所等部门开展乡风文明联合整治,纪检委组织开展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专项整治行动,政法、司法部门开展社会风气专项整治,营造整体良好精神文明风尚。通过为期2个月的环境卫生整治,我镇农村牧区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群众的环保意识有了较高的提升。

三是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首先在侯家圪堵移民新村创新推行“1+2”管理运行模式,即:侯家圪堵村党支部+新村党小组+新村日常事务管理委员会。在侯家圪堵村党支部统一指导下,由新村党小组和新村日常事务管理委员会共同抓好新村的整体管理运行工作。新村日常事务管理委员会下设卫生监督组、互助服务组、治安维护组、文体活动组、财务管理组和妇女联合会六个组织机构,对新村各项工作进行落实与监督,充分调动各类人员参与新村日常管理工作,推动实现住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通过实行民主管理新模式,不仅让新村的日常管理走向正规,同时也提高了新村居民的热爱家乡的责任心。

四是实行民主决策,制定村规民约。我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农村实际,在达拉特旗精神文明办的指导下,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民主表决,民主决策,多次修改,最终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村规民约,把村规民约用作提高群众思想意识的有力武器,引导群众清洁新村。与此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张贴公示村规民约,让环境卫生的各项约定牢牢地印在各人心中。   

二、创新工作思维,突出亮点工程

一是建立“互助养老幸福苑”,解决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我镇立足实际,将原达拉特旗第三中学的闲置校舍改建成为一所互助养老幸福苑。为生活困难的老年人们提供优质的养老环境,实现“集中度晚年、互助共养老”,有效解决老年人“故土难离”的养老需求和进城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同时在标准化卫生室、活动室、文化室、图书室、便民超市、休闲广场和健身中心等资源上与新村居民形成共享,保证老年人生活得舒心。并且成立“和乐互助会”,通过自我选择、自我服务和协商互助,实现入住老年人的自我管理、互助服务、私事自己办、小事商量办、大事协调村镇办。

二是保护学校旧址,永留“三中的记忆”。达拉特旗第三中学位于侯家圪堵村(现移民新村),成立于1967年,曾培养出许许多多的社会有用人才。虽然她的年代已过,但昭君镇的群众和走出去的“学子们”对她仍怀有深厚的感情。为纪念三中过去所做的社会贡献,保护历史教育资源,传承历史教育文化,我镇紧密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有效利用三中旧教室,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葺,建立了“三中的记忆”。通过旧黑板、旧座椅、一幅幅老照片、一个个老故事等旧日形象,诠释过去的三中,过去我镇农村牧区的教育历史,叙述教育时代的发展与变化,教育新一代青少年不忘历史,努力拼搏。

三是传承农耕文化,建立民俗博物馆。为了丰富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农业历史文化,教育并福及后世子孙,我镇以“十个全覆盖”工程为契机,在原三中学校全力打造民俗博物馆,利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村风貌、农耕文化来诠释过去几十年农耕生活。并结合实际,充分合理利用原有的“单间”房屋,加强展品的征集与布展工作,力争在农具展示、时间推进、科学归类、布置独特等方面创出新招,努力打造典型农耕文化示范点。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7日 11:07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