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领导干部植根于人民群众要做到“三把关三提高”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县委活动办 李国金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领导干部要始终秉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从思想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从学习上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本领、从行动上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全力做到“三把关三提高”。

一是把好思想认识关,提高服务意识。从思想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就是要求每一个领导干部要以密切群众关系为纽带,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需要为第一选择,以群众利益为第一追求,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关心群众、爱护群众、服务群众。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想问题时全心全意为群众着想,以群众为核心,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时时处处事事为群众着想,做到伤害群众感情的话不说,违背群众意愿的事不办,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不做;行动时要全心全意帮助群众。要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把握群众的真实情况和思想脉搏,要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行为准则。总而言之,要从思想上放下“架子”,自觉克服作风飘浮、工作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切实从思想上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是把好勤奋学习关,提高服务水平。领导干部要主动勤奋学习,与时俱进,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如果没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工作就会被动,就会心中“无底”,就不能让群众满意;如果没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就不能帮助群众处理和调解纠纷;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知识,就不能更好地为地方发展提供服务;如果没有一定的时事知识就不能理解时局的变幻;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政策法规,在工作中就有可能做出违法的决策;如果不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就会动摇自己的信念。因此,领导干部要时刻有“知识危机感”和“本领恐慌感”。领导干部只有熟知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民情民意,才能适应新形势做好群众工作的需要。

三是把好实践载体关,提高服务实效。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近年来,屏边县在学习杨善洲、高德荣等亲民为民先进典型活动中,采取了三项举措,群众反响较好。一是倾情服务植根基层,让群众感受春天般的温暖。开展了“百名领导下基层、千名党员访民生”主题活动,为群众宣讲一批惠民政策、建立一批民情档案、化解一批矛盾纠纷、谋划一批发展思路、办好一批实事好事;开展了“组工干部沉下身,结对共建连心桥”活动。推行组工干部与贫困群众“1+1”结对帮扶,要求每年至少为结对群众提供一条致富信息、解决一笔启动资金、教会一门实用技术、联系一个就业岗位、落实一个脱贫项目;开展了“1+10”党代表连心活动。205名县党代表和409名乡党代表分别联系了2050户和4090户群众,引领群众发展致富。二是突出弱势群体社会救助,让群众感受大家庭的关怀。近年来,屏边县积极在工会组织中开展“夏送清凉”救助帮扶活动,对困难劳模、困难职工、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慰问;在共青团组织中开展“青年就业创业成才工程”。加大“贷免扶补”工作力度,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在妇女组织中开展“春风”行动,为失业、残疾、贫困妇女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和维权服务;三是结合渗透多元宣传,让群众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结合廉政文化建设,采用传统“大喇叭”方式,创建汉、苗“双语”文化广播站,开设廉政故事、农家讲坛、爱国歌曲大家唱等栏目,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科普等知识融入其中,破解了农村部分年老苗族群众听不懂汉话、偏远山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贫乏等问题。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7日 15:19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燕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