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云南水富:打通“最后一公里”末梢堵塞

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委群教办 刘燕、周权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是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的明确要求。“最后一公里”如何通?内心如何通?情感如何通?工作如何通?作风如何通?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水富县通过系列举措,找到了答案。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水富县立足实际,围绕政策“走在路上”、服务“停在嘴上”,造成“末梢堵塞”这一问题,深入倾听群众意见,认真排查问题,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深受群众好评。

面对面,让社情民意“不失真”

要想听到真实声音,取得“真经”,必须“一竿子插到底”,和群众面对面。水富县级领导班子坚持开门听意见,到群众中去,让群众“挑刺”“找茬”,努力把声音听全、听准、听深;坚持诚心纳谏,着力营造“打开天窗说亮话”的氛围,切实找出部门和单位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存在的突出问题。县委常委班子带头示范,3月4日到人民路社区与部分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座谈听取意见;3月20日到矛盾最集中、问题最突出的向家坝镇迎新社区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建议;4月23日至24日,到全县最偏远、最落后的苗族聚居的三角村召开民情恳谈会,并首次在村召开县委常委会,研究群众反映多年的“三•三公路”硬化问题,解决苗族群众出行难;5月26日到向家坝水电站移民最多的温泉社区听取石商、群众意见,并在社区召开县委常委会,研究解决在打造西部大峡谷温泉奇石城、移民后扶产业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3月10日至14日,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别深入基层单位召开座谈会,征求基层单位、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

沉下去让问题症结“浮上来”

干部沉下去、民意聚拢来。在县级领导班子的示范下,全县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纷纷带着感情和责任“沉下去”,带着呼声与问题“浮上来”。坚持“沉下去”,践行“一线工作法”“走动式管理法”“蹲点调研”等,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走到基层群众、服务对象中去,走到矛盾多、意见大的地方去,把基层摸透,把问题找准,让长久积存的真问题无处遁形;坚持“浮上来”,带着群众呼声诉求上来,带着基层社情民意上来,带着发展障碍困难上来,“顺藤摸瓜”“解剖麻雀”,逐级分析问题症结所在。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及成员征集到各类意见建议2800余条,查找“四风”问题1182条。如:县委常委班子针对在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停止群众自建房长达18年之久,干部群众发现这一政策不合理,但到底如何解决,一直没有研究,致使这一问题成为群众反映热点的问题进行剖析,查找到“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瞻前顾后,不敢决策,致使有些小问题变成大问题,甚至变成历史遗留问题”的问题;县政府班子针对紫荆豪园供水、向家坝镇迎新社区棚户区改造、农村宅基地确权颁证等群众反映强烈、反映多年的问题以财政困难的为由,久拖未决,群众意见很大的问题进行剖析,查找到“民生工作不够深入细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帮助解决基层困难的工作不务实”的问题。

实打实让服务群众“零距离”

水富针对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建立长效机制,解决“末梢堵塞”。建立“集中服务月”活动机制,以村(社区)为单位,每月最后一周,镇(街道)根据群众服务需求派出工作队,在各村(社区)为民服务大厅开展“集中服务月”活动,以镇(街道)为单位,每月第一周,县直有关部门与镇(街道)主动对接,确定具体服务时间,派出工作人员到各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开展“集中服务月”活动。解决群众反映办理房产证、户口簿等证件难和办事成本高的问题,全县各级各相关部门共“零距离”集中服务群众近40场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近600个,解疑答惑400多人次;构建“网格化”服务平台,完善“四级”便民服务中心服务体系,构建“四级”服务体系,县成立县政务服务管理局,镇(街道)建为民服务中心,村(社区)设为民服务站,村民小组设立为民服务点,形成“四级”为民服务体系,规范和公开群众办事流程,对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明确所需提交资料,将清理优化后的办事流程利用公开栏、公开墙、发放办事流程告知单、便民手册等形式向群众公开,着力营造开放、平等、温馨的办事环境,通过上门接件、网络预约、联合办理、代理服务、应急服务等多种方式,变等群众上门为走进群众家门,让办事群众少跑路、不跑路;构建网络服务平台,探索利用科技手段“零距离”联系服务群众新模式,先后投资116万元,在全县29个村(社区)建立网络活动室,搭建网络党支部、网络团支部、村(社区)发展论坛、外出务工人员QQ群、留守人员联络站等五大平台,提供技术信息,引领群众致富,扩大公开范围,加强民主监督,畅通表达渠道,解决民生诉求,构建亲情平台,关爱外出务工和留守人员两个群体,让基层党员群众、外出务工人员、留守群体等在网上安“家”;建立镇干部驻镇管理机制,规定各镇干部每人每月在镇住宿时间不得少于16天,双休日、节假日,各镇书记、镇长、副书记、人大主席中必须有一名在镇住宿带班,其余班子成员中至少有1名在镇住宿值班,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进农户、进楼栋、进院坝,解民难、排民忧,刹住了“走读”歪风;推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全县1200余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亮明身份、接受监督,充分发挥在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

心贴心让群众看到“真变化”

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水富县党员干部立行立改,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离开“案头”、走向“田头”、熟悉“户头”,用脚步丈量民情、跑步办理民事,把党的惠民政策变成老百姓“口袋里”的实惠,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得到解决,让群众看到了活动带来的新变化。5月下旬印发了《县委常委班子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列为边学边查边改的15个问题》,落实牵头的县级领导,明确责任单位,强化跟踪问效,使机关干部工作纪律松散、公车私用、财政供养人员“吃空饷”等问题一批突出问题等到有效遏制和解决。活动中,县委书记带头深入矛盾和问题最集中的向家坝镇迎新社区督促解决具体问题3次,使维修楼坝集镇街面、群众落户难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得到解决。县级领导机关加大“四风”问题整治力度,全县机关作风明显好转,如:针对简报过多的问题,5月下旬对全县各级各类简报进行了专门清理,使全县简报制发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针对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问题,纪检监察部门采取重点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大整治力度,机关干部“服务冷冰冰、办事慢腾腾”、“慵懒散”现象明显转变,群众到村(社区)办事不再会遇到“铁将军”把门。全县各级各部门立行立改,扎实推进整改工作。如:向家坝镇迎新社区群众长达18年之久的办理房产证、土地使用证难的问题得到解决;县农业局针对“上下班纪律执行不严”问题,采取安装监控等措施,铁腕整治上下班纪律;两碗镇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孤寂问题,建设了农村幸福院,由老年协会集中服务农村留守老人,解决了农村留守老人无人照管问题。目前,全县已整改完成各类问题1787个。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8日 13:58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燕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