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坚持“四个必须”群众观 做群众满意的人民公仆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乐里镇党政办 刘晓勇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真谛和精髓。在当下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能否坚持群众观至关重要。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工作路线,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党的群众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是我们迎接挑战、开创未来的重要法宝。正确理解群众观,坚持和发展群众观,对推进当前的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是必须牢固树立群众意识。群众意识说到底就是一个如何对待广大人民群众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立场、根本态度问题,即要有极强的群众观,又要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作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学习,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

二是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和变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活力。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要切实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自治功能,提高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使社会更加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要充分相信群众。作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我们要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从思想和感情深处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虚心向他们求教问策,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领导艺术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和力量。

三是必须要深入群众。深入群众、关心群众是一个党的干部的基本素质。毛泽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讲的就是深入群众。作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要全身心地深入到群众中去,体察民情,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把握民心,把事情办到群众的心坎上;要排民忧解民难,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重点。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最大的需要,就是我们一切工作的重点;要从群众最现实、最具体、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深入群众,解决群众之需,想方设法帮助群众安排好生产生活。只有深入群众了,在出台各项改革发展措施时,才能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需求,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

四是必须真诚服务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邓小平多次强调“领导就是服务”,这既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原则,也是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一定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多办实事、多解难题、多做好事;要观民情察民意,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现在我们建设群众工作站、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即“一站一中心”就是在真诚的为民服务,解决群众办事难题,所以作为工作站和服务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必须要耐心、细心、热心、倾心的服务好群众。

我认为坚持“四个必须”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体现,是党能不能为群众服务、服好务的基础,是正确处理党群关系的奠基石。坚持“四个必须”群众观,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四个必须”群众观,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既要解决好思想认识和观念层面的问题,即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问题,又要解决好具体实践和操作层面的问题,即如何对待人民群众的问题。我们党政干部的群众观树立起来了,人民群众才能对我们满意,才能在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携手前行,才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30日 14:24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燕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