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让“乡味”路线给“走基层”增添“香味”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尧坝镇人民政府 彭亦桓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自今年6月来,按照省委要求,我省各级党员干部用心走基层,用情转作风,听民声、建台账、办实事,党群干群关系在干部务实作为中进一步密切。(四川日报)

近日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思想的指导下,四川省领导班子积极创新,勇于探索,结合四川实际情况,创新活动形式,构建“走基层”全覆盖格局。全省各地狠抓落实,有重点,有实效,将“走基层”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四川省在“走基层”格局构建过程中,开展了各种富有成效的活动,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在藏区开展“结对认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走进农牧家庭,走进寺庙;在阿坝州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和联系帮扶工作;在自贡市以党员特长为依托,推出“定制服务”;在宜宾市,全市农村组建“联村帮扶”工作队,解决农民难题。在开展的“走基层”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党员干部身上发生了一个共同的转变,就是在工作中走“乡味”路线,改变以往仅闻“泥土香”,未尝“泥土味”的工作方式和办事作风。

笔者认为,如果在党员干部中一如既往地坚持走“香味”路线,对根治“机关病”这一顽疾,将是一剂良药。所谓的“机关病”即是指少数党员干部办事推诿拖拉,不肯将自己真正降到基层去,降到群众中去。历来,“机关病”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反映,并且有蔓延趋势。如果不将“机关病”这颗“毒瘤”彻底摘掉,势必将会成为阻碍改革开放的绊脚石,严重制约我们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不可否认,自推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各地“机关病”情况有所改善,一些党员干部能够走下基层,去闻一闻乡间的“泥土香”。但是,如果仅仅做到这一步,又将会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即以新的形式主义代替形式主义,党员干部只为联系群众却不能为群众办实事,自己只是去闻闻“泥土香”,却不会去尝尝“泥土味”。如此一来,“机关病”这一顽疾就将会如同“牛皮癣”一样重复难治。

四川省自开展“走基层”活动以来,各级党员干部按照省委的要求,发下身段,改变以往只闻“泥土香”,不尝“泥土味”的工作方式。真正的做到用心走基层,用情转作风,深入田间地头,“降”下身段,倾听群众的声音,建详细的工作台账,切实为民办实事。如此,为人民群众服务将不再是一句句大口号,而是一个个实实在在为民服务的真举动,譬如一条条村级公路的修缮、经济收入的数字不断上升、危旧房棚户区的改造完成……这些成绩无不体现出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为民服务有“虚”多变为“实”多,将实干兴邦的理念具体落到了实处,这样势必将会进一步拉近干群关系,提升干部形象。

当然,在“走基层”活动中,仅仅依靠党员干部“降”身段还是显得不够,更要依靠人民群众“升”起身子才会更好。这样一升一降才能更好的契合“走基层”的开展,才能更有成效的促进走基层”活动取得更好的成效。那么,人民群众要怎样才能“升”好?笔者认为,人民群众要主动和党员干部保持联系,多交流自己的想法,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难处,及时汇报自己的所需,主动贡献自己的建议。如此,我们的党员干部才能够及时对其反映的问题,做到对症下药,有重点、有方向,真正将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好、落实好。

笔者坚信,这种党群结合、干群结合的“乡味”路线,一定会给“走基层”活动增添“香味”,让广大群众在“走基层”活动中能够真正的享受到干部作风转变带来的成果。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4日 16:31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