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贵州晴隆:抓好基层党建 走好群众路线

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晴隆县委组织部 黄霖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三大自选动作 凝聚发展“正能量”

晴隆县通过扎实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树牢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为贯彻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打下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切实解决了群众的衣食住行等民生现实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变化,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取信于民,解决好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低调务实、少说多干,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艰苦奋斗、厉行节约,以良好的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进一步强化了全县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纪律意识,树立坚定忠诚的“政治形象”、对人民负责的“公仆形象”、积极有为的“勤政形象”、清正廉洁的“廉政形象”,让群众来参与、来监督、来评判,教育实践活动得到群众的支持,真正达到了“干部受教育、问题得解决、作风大改善、形象再提升、人民更满意”的效果。

“细胞工程”汇成理论创新。一是理论得到创新。把共产党比喻成一个生命肌体,把党组织作为一个最基本的“细胞”,把党员作为党的肌体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把基层党建作为一个“细胞工程”来抓,重点从“营养足、功能好、活力强、结构优、免疫力强”五个方面下功夫,创新载体,不断加强和完善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其它组织为外围的组织体系建设,通过组织体系、服务体系、管理体系、培训体系“四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一个系统工程。二是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得到有效整顿。采取以乡(镇)党委为主,县委常委联系指导,县直机关单位党组织结对、驻村干部参与等方式,开展帮扶整顿工作,对7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制定工作方案,帮助整建班子、理清思路、规范运行,限期整顿落实,健强了党的组织肌体,激活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内生动力,推进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微心愿”征集凝聚群众力量。一是征集群众“微心愿”,畅通民情渠道。“微心愿”征集活动是晴隆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特色载体、自选动作,是深化拓展基层党建“细胞工程”的有力抓手。通过结对联系、征集心愿、落实心愿、跟踪回访、总结公示“五个流程”广泛收集“微心愿”,对征集到的合理“微心愿”,明确规定在15个工作日内要将信息反馈给征集对象,由在职党员自愿认领,用群众的小小心愿来改进干部的服务方向,不能解决的要有合理解释,能够解决的,分级制定落实方案,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真正把温暖、把服务送到需要帮助的群众家中。二是充分发挥群众工作中心(站、室)作用。加强阵地建设,加大排查,落实化解措施,强化责任落实,明确了专门负责人,统一制作群众工作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完善体制机制,确保高效运行,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合理解决群众需求。全县共建立县群众工作中心1个、乡镇的群众工作站14个、村(社区)群众工作室96个。今年以来,县群众工作中心共组织开展全面排查10期,滚动排查出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281件1819人,共接待群众来信25件、来访175件800人次,现场化解劝返54件279人,化解劝返率达31%,交办转办146件496人,办结122件457人,其中县级领导接访群众105批次402人次,办结98件387人次,及时解决了群众合理诉求,稳定了群众情绪,实现了“问题解决在当地,人吸附在当地”。上访案件与去年同期比,到州访下降26%,赴省访下降20%。三是镇村整合资源,优质服务群众。村级整合后村域面积增大,组数增加,村民相对增多,大部分村民群众居住分散,村支“两委”工作量增加,村级服务群众力量薄弱,整合镇村资源,坚持人员调配下移、经费使用下移、项目管理下移“三个下移”。比如:光照镇采取镇村干部共同坐班,开办“驻村食堂”、配备相关办公和生活用品,包村干部、驻村干部与村“两委”干部同吃、同住、同办公,变“走读”为“住读”,共同管理项目实施,共同化解矛盾纠纷,共同优质服务群众,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问题。目前,全镇14名驻村干部、42名包村干部、每村4名常务干部共同参与,完善了全镇8个行政村村级发展规划,为规模村、孟寨村、东方红村引进食用菌、吊瓜、芭蕉芋、香榧等种植项目5个,为凉水村引进樱桃种植项目,为新益村、者布村、哈马村引进优质烤烟、李子、皇竹草等种植项目6个,养羊、养猪、养牛及林下养鸡等养殖项目4个。

通过一次次个别走访、一回回拉家常,一次次座谈会、一个个意见箱等“四个一”方式征集群众小小心愿。如今,全县共征集群众“微心愿”3500多个,党员干部梳理分类汇总,征地拆迁、劳动社保、产权纠纷、移民搬迁、邻里纠纷等矛盾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一一摆上桌面。

“承诺践诺”铸成作风转变。公示是一种承诺形式,对党员来说是一种责任和动力,对群众来说更是一种期盼。一是亮身份,做出公开承诺。继续开展“双学双创、承诺践诺”活动,对征集到的“微心愿”找出若干共性问题,坚持开门抓作风、从严抓作风、经常抓作风,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突出治理庸、懒、散、慢,着力解决不履职、不尽职、服务差、效率低等问题,努力打造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的党员干部队伍。全县公职人员以为民务实清廉尽职作为承诺的主要内容,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面向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承诺,下决心书、立军令状,并在本单位公开栏和相关网站上“晒”承诺,对本人本单位承诺事项、承诺内容、完成时间等进行公示,搞清楚哪些问题是能够马上解决的,哪些问题是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哪些问题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能改的马上改,小有小改,大有大改,每季度对征集情况及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公示,把组织结构、队伍结构、服务结构“三张图”挂出来,形成“挂图作战”工作模式,将年度承诺完成任务、时限一一量化,让群众评一评,看承诺的事项是否真正兑现到位。对列入问题台账而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不销题、不销账,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防止“一刀切”、“一锅煮”,把成功整改问题的做法经验化、长效化、制度化,以“群众满意”进一步凝聚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的正能量,让干部真正受到教育,确保一抓到底、一改到底。目前,全县各级党组织400多名“一把手”在会上或网上公开承诺,80多家活动开展单位公开晒出承诺书。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结合“向惰政宣战、向惰政问责”活动,针对“庸懒散慢浮”等惰政,坚持开门抓作风、从严抓作风、经常抓作风,用转变的作风推动作风的转变,边学边查边改,动真的、碰硬的、来实的,统一开展行政审批清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集中整顿、清理整顿超标公房公车,严查基层干部“走读”问题。议民之情,听民之声,办民之事,解民之困,用看得见的实效、坚决治理不正之风的决心,让更多基层干部开始重视自身不足,不等不靠、立行立改,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县委12个督导组深入80家活动单位共开展督导500余次,面上个别谈话1000余人次,发放3000多份“改进作风提醒卡”,结合县纪委巡查情况,查出在编不在岗人员6名,不按时上下班单位2个,其中解聘1名、处罚1名、批评教育4名,8个垂管部门驻村干部驻村天数不足等问题,组织全县182名新任村干部听廉政课、观看警示教育片,接受廉政教育。

“建章立制”消化突出问题。基层党建工作是党委肌体的灵魂。党员靠基层组织去聚合,群众靠基层组织去引领,任务靠基层组织去实现,任务的实现又要靠制度来作保障。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晴隆县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加强接访、谈心及征求群众意见、承诺践诺等制度建设,保障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一是建立征集群众意见制度。通过征求群众意见,定期收集汇总、分析研判群众意见,加强群众监督,改进自身工作作风,破除以往“机关病、老大难”的问题,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党员领导干部采取定点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等方式进行接访群众,并建立工作台帐。通过接待群众来访,能够让领导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心交心,了解群众的真正诉求,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三是建立沟通反馈制度。及时与群众沟通,定期督促检查和跟踪管理党员的表现情况,农村党组织每年至少如实反馈1次。四是建立党员承诺践诺制度。各级党组织、党员和公职人员以学党章学法律法规为重点,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群众路线系列重要论述,面对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下决心书、立军令状,把为民务实清廉尽职作为承诺的主要内容,以一把手为示范,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创新和创业,切实转变党员干部作风,增强党员干部执行力,使在职党员有身份、受监督、有压力、取实效。目前,全县对原规章制度予以废止5项,原规章制度已经重申并继续贯彻落实的制度25项,新建制度11项,进行修订完善的制度6项。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5日 16:02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杨安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