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探索与思考

贵州沿河县群众工作部 吴和欧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要完成“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实现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的奋斗目标,就必须紧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做好群众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广大干部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今形势下,群众的构成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参与意识以及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对象更加广泛、内容更加复杂;对群众尤其是特定人群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任务加重;部分群众面对贫富差距扩大的现实和身边一些消极腐败现象,易产生对社会不满的情绪,尤其在涉及利益协调问题时,传统的、简单化的靠教育、说服的处理方式很难让给群众接受,这就加大了群众工作的难度。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全会精神,坚持群众路线这个关键,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要切实在思想上做到“三个必须坚持”,在行动上做到“两个不放弃”,在制度上加强“四个完善”。

“三个必须坚持”

(一)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坚持党的本质要求,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需要。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一切权利都来自于人民,必须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广大干部必须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树立坚定的权力观,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带领人民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切实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增强拒腐防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人民群众通过发展享受到更多的经济政治的文化权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广大干部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期待和要求,获得解决问题的第一手材料。任何方法都不是在象牙塔里闭门造车、凭空想象出来的,要坚持“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克服心浮气躁的情绪,深入基层,一方面检验政策理论的准确性及可行性,对不能解决问题的政策及时作出更改,或者废止;另一方面也是为提出解决问题新方法提供依据。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党的最大政治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一切从群众中来,一切到群众中去,只要干部心中装着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处处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密切联系群众,我们的党才能所向披靡。

(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理念。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才能出实况、促跨越、惠民生。广大干部要进一步深入实际,对当前群众工作的深刻认识,剖析案例,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我们创新工作思路的源泉和动力,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好当前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是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善于研究和把握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工作方法,正确的方式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保障。要认真贯彻执行已有的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制度,大力弘扬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条件较差和情况复杂的地方去,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造群众工作的良好局面。  

“两个不放弃”

事不解决不放弃。群众工作要坚持以预防为根本、以排查为前提、以化解为核心,要抱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积极处理群众工作的能力,对初信初访问题实行首问责任制做到及时解决,对突发性事件要稳控局势妥善处理,对疑难问题要做好心理疏导和协调救助处理,对“老大难”问题要做好稳控工作,同时联系相关部门整合处理方法等,对新形势下的群众问题要从重事后处理向重事前预防转变,从重治标向重治本转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基层和信访部门的意见,确保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很多越级上访、非正常上访甚至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群众反映的问题在有关地方和部门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造成的。总之,为人民群众办急事、办实事、办好事,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高度的“事不解决不放弃”的工作态度,将人民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家事来办,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人民群众不满意不放弃。广大干部把开展好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有力推手,积极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牢固树立群众工作理念,积极做好“大回访”工作,进农家、听民声、纳民意、解民困,贴近群众、宣传政策、服务群众,深入开展零距离服务活动,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召开座谈会,主动征求意见、主动走访群众,以真心换真情,以公正换满意。

“四个完善”

完善沟通渠道。既要保持传统沟通渠道的畅通,又要不断开拓领导干部与群众沟通的新渠道、新途径。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技术在发展,虽然领导干部与群众的沟通方式变多了,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不到田间地头,就不能了解群众对政策得失的评价;不到百姓的屋檐下,就不能感同身受地体会群众疾苦。因此,必须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的良好作风,积极落实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制度,通过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对话交谈,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的意愿诉求,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时,也要顺应新形势下技术发展的特点,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不断开拓沟通联系群众的新渠道、新途径,丰富群众工作的手段与平台。

完善工作方式。针对民智觉醒、民意崛起的新形势和广大群众对领导干部执政水平的新要求、新期待,要着力提高工作的透明度,更多地运用群众路线和民主协商、平等沟通的方式,采取教育、协商、疏导与法律、经济手段并用的方式,耐心地向群众解释政策,公开政策标准和办事程序,严格依法办事,合理满足群众的利益诉求,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妥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整合社会力量,力戒在群众工作中滥用强制手段,避免矛盾向对抗性的方向转化。

完善体制机制。群众工作同经济工作、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有机结合,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党的全部工作的始终。群众工作必须加大完善体制机制的建设,实行领导干部定期深入基层作为干部年度目标,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部门(单位)和党员干部评优树模、晋升职级、提拔使用的首要指标,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社会救助机制,动员社会的力量,采取慈善救助方式关心、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形成人文关怀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依法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落实领导问责制。进一步规范完善“一站式”服务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限时问责制”。

完善舆论宣传。广大干部要当好义务“宣传员”,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法制宣传手段,大力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同时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创新载体,丰富形式,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载体,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选取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深入浅出地将党的政策和法律规定讲解给老百姓听,增强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最大限度地让群众理解并支持政府的政策和措施。

“治天下者,以人为本”。我们要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切实转变作风,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多做顺民意、解民忧、得民心的实事,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要在不断地为民服务中取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只有发自内心地关心群众、爱护群众,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利,做好群众工作,才能争取民心,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信赖和支持。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4日 10:35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