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浅谈乌当区生态文明建设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生态文明建设局 李旭东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时光荏苒,从2008年乌当区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区开始到现在的2013年,乌当区生态文明建设已历经近5个年头。在此期间,我局认真落实市、区决定,提出了“123456”的工作思路,即:坚持建设生态文明区这一个目标;突出规划布局和项目支撑两个重点;统筹“创模”、“生态文明区”和“小康社会”三套指标体系;健全思想、队伍、制度、机制四大保障;实施工业污染治理、生活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物净化和生态修复五大工程;打好“控违、治水、护林、净气、保土、降噪”六大战役。以此全力推进乌当区生态文明区建设。

下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乌当区生态文明建设谈几点理解。

一、何为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我想这个词大家都已经“耳熟”了,但是否“能详”?我看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那么何为生态文明?它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不是单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而是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也就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的“五位一体”。要把握两点:一是人与自然和谐。要求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二是文明新境界。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不是物质财富增加导致自然被破坏的文明。

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呢?一是更新观念。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二是发展与保护并进。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是两型社会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绿色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乌当区为何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早在2002年,乌当就提出建设“经济强区、高新技术区、生态区”的发展目标;2006年又提出打造“黔中秘境,自然乌当”城市品牌;2008年出台《中共乌当区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区的决定》,并将“自然乌当”升级为“生态乌当”;“十二五”规划中将“四区”建设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可以说,乌当历届区委、区政府都一直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区”的总路径,总的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政策支持。十七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写进政治报告;党的十八大报告15次提及生态文明,首次单篇进行论述,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市委八届四次全会通过《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市委九届二次全会发出《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号令; 2012年12月17日,国家发改委批复《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2012-2020年)》;至今,连续召开四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

二是资源优势。乌当区拥有非常秀美的自然风光,森林覆盖率达49.44%,高于贵阳市42.3%的平均水平,是离市区最近的天然氧吧,同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多彩的民族风情,地下蕴藏了丰富的地热资源,被誉为“喀斯特王国最神秘的温泉群”,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得我们应该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地发展生态经济。

三是发展趋势。乌当区能否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关键取决于发展战略。曾经的乌当走过了一些弯路,90年代初一大批高耗能、高污染的资源型企业给乌当创造了“乌当力度”,但留下的却是无法用财富来弥补的环境之痛、不可持续发展之殇。痛定思痛后,乌当在实践中开始寻求适合自身、差异化发展的道路。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乌当区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力,尤其是在“十二五”规划“四区”建设定位中,三次产业定位均以生态绿色经济为发展方向,使乌当区经济发展体现了蓬勃的生命力。

四是社会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家都开始关注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以及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提供生态产品。生态产品是什么?是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放心的食物、优美宜居的环境。“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我们就是要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老百姓才会“忧其忧”,只有努力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生态产品,使气清了、水净了、城静了,人与自然才会真正和谐、社会才会和谐!

三、乌当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面很宽,这里主要结合工作介绍我区生态环境整治情况,以及创模、创建小康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

(一)生态环境整治情况

从我区水环境、空气环境、声环境等各方面的整治情况作介绍:

一是水环境整治。1.南明河排污口清查。2012年乌当区生态文明局局联合相关部门对南明河(乌当段)沿岸排污口进行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通报。2.强化“河长制”。推行乡(镇)行政“一把手”任“河长”,截止目前,辖区各乡(镇)组织河道白色垃圾清理50余次、与500人次;河道清淤12次、参与300人次。3、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流域地表水治理和农村面源污染。完成偏坡、百宜乡(镇)集镇污水处理工程并投入使用,正在实施偏坡乡下院村,新堡乡及云锦水源地3个集镇污水处理工程。4、推行河流认领制。通过召募志愿者,开展辖区河流志愿者认领,目前,辖区9条河流已被环保志愿者认领并开展河流巡查80余次。5.保护我们的水缸。于2013年1月开展了“保护我们的水缸”即云锦水厂水源地整治的活动,对水源地附近居民进行水源地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现在正在开展对饮用水源地村寨的搬迁。6.开展保护母亲河活动。2013年5月11日乌当区四大班子领导、乡(镇)部门、区直机关干部、志愿者等500余人参加对5公里沿线清理。

二是空气环境整治。我区空气质量监测点位于行政中心楼上,周边环境不太理想,且贵阳市及乌当区均处于大发展期,空气粉尘、车辆尾气对空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4月全市全区各部门开展整治以来,空气质量大为改善,优良率稳步上升。空气整治是一个长效过程,需要全区各部门、社会团体及个人的参与才会有持续的效果。

三是声环境整治。乌当区2012年区域环境噪声等级为55.0dB(A),达到标准。从环境噪声声源构成来看,我区噪声以生活噪声源所占比例最大,占95.6%,这也是市民投诉相对较多的地方(如半夜放鞭炮、狗叫、乱鸣笛),如果大家都能自觉爱护环境,这完全可控可降。

四是固体废弃物整治。分为危险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整治。1.对于危险固体废物。主要有废药物、农药废物、涂料废物、报废辐射装置等,这些有专门监管部门监管,大家只需知晓,注意一些特定场合的安全。

2.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目前,贵阳市每天产生城市生活垃圾2600吨,其中我区每天产生200吨左右,产生的垃圾转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但采取填埋方式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填埋一方面容易滋生病菌;另一方面,会产生大量渗滤液,若泄漏,则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所以应减少需要填埋垃圾总量,最好的方式是从源头对产生的垃圾分类,从而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2012年6月以来,乌当区与贵州高远公司合作,在振华小区启动“垃圾分类,从每个家庭开始”为主题的城市垃圾分类试点活动。目前,已有76户居民自愿成为该公司“垃圾分类”活动的会员,占小区84户居民的92.7%。2013年扩大到城市山水小区和部分餐饮业、学校、行政单位,通过垃圾分类,大大减少了垃圾填埋量,由厨余垃圾制成的有机肥供给蔬菜种植基地,蔬菜成熟后送给参与垃圾分类的会员,让他们享受到实惠。

为了避免“垃圾围城”,我们应该进行垃圾分类,也必须进行分类。分类是为了更好的循环利用资源,更好的保护生存环境,更好的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城静”的生态乌当。

(二)以创模、小康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要理清小康、创模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会逐步完善其各项考核指标,无形中会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则是贯彻其始终的一个要件,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个方面;创模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省“十二五”规划的有力抓手,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能够在强化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积极示范作用。三者之间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共同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二是要弄清小康建设与创模工作中存在的难点。我们应以“小康建设与创模工作”为依托,全面推进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但其中还在存在一些问题及困难,具体如下:1.小康建设中的难点问题。60项小康指标中尚未达标的指标有20项,占指标总数的33%。其中差距较大(实现程度低于85%)的指标有9项,占指标总数的15%。从建成高质量的全面小康社会来看,还存在许多短板,特别是我区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业、人均住房、社会安全、环境质量等方面,亟待进一步强化。这些指标的实现与否直接影响着群众对政府工作满意度指标的实现值,如不能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突破,势必成为我区创建全面小康的“瓶颈”。2.创模攻坚中的难点问题。我区26项创模指标中有18项已基本完成或基本达标,后续只需巩固与保持,但有8项指标还需攻坚完成,同时空气环境质量这一指标达标也不够稳定。由于这些指标时间紧任务重,涉及单位部门多,在具体推进过程存在着难度,需花大气力。如:①对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这一指标,涉及饮用水源地搬迁,拆迁控违难度较大,农民后续生产生活的问题。测算资金达到18个亿。②对于“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0%,缺水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20%”这一指标,目前,正在进行奶牛场污水处理厂、东风污水处理厂建设,但由于工程量大,时间紧,在推进进度上存在一定难度。

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四者”

作为乌当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我们对待生态文明的态度将直接影响着我区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李军书记曾说:贵阳市如果有50至100个同志真正把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弄明白、想清楚,把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城市弄明白、想清楚,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弄明白、想清楚,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大有希望。在乌当,我把这个数字减一半,只要有25至50个同志就行了。在此,我提四点倡议:

一是我们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现在经济发展模式已由“粗放型”转到“集约型”,要求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思想观念,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中来;要求我们要有积极的态度,认真学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内容。

二是我们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设者。在“美丽乌当”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充当建筑工的角色。首先,以点带面。在各自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发挥个人先锋作用,以单位为支点推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其次,以线带面。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这些来自工业、农业、旅游业等各条战线的不要相互平行,要相互交叉,要有交集。每个人的作用发挥了,部门之间协调运转了,市区的指示决议都落实了,执行力都到位了,生态文明的蓝图就会一步一步绘就。

三是我们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者。全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共同参与外,更需要我乌当区三四十万人口都能够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来。这些人,靠谁来引导?靠我们,靠我们引导他们如何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如引导绿色低碳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为,甚至是一种时尚!要知道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而坏的习惯可能就是随手丢一个烟头、随地吐口痰的事!但生态环境的破坏一根烟头、一口痰就足够了!

四是我们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守卫者。目前,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在一些方面取得了成绩:松溪河、环溪河水质有了明显改善;垃圾分类在振华小区试点成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等。但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创业难,守成更难”,我们要充分发挥乌当生态文明建设主人翁精神,守护好我们现有成果。要记住乌当是我们大家的乌当,我们每个人都是守卫者!首先,对于执法人员。运用法律法规来保护生态环境是职责,我们不能失职、渎职,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敢于严格执法;其次,对于非执法人员。对如企业污水偷排、烧山毁林、违法占用林地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要敢于监督、举报,不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守卫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就是守护我们后代的美好家园!

正如时任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在清华大学讲课时所说的:“在生态环境问题上,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肇祸者,每个人都可以尽到责任,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贡献。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少讲空话,多干实事,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我们就一定能够早日建成‘美丽中国’!”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1日 15:08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