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群众之事 事事上心百姓心声 声声入耳——腾冲明光镇教育实践活动侧记

云南省腾冲县明光镇教活动办公室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明光镇位于腾北边陲,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54.38公里,有6号、7号、8号、9号四个界碑及五条简易通道通往缅甸,是腾冲县的三个边境乡镇之一。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明光镇党委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县委的总体部署,抓作风,强组织,谋发展,破难题,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增强群众民族自豪感,用民心筑起一道坚强的“红色国门”。

抓服务,聚民心

“无论你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告诉我,无论我能不能解决,都会给你答复。”这是明光镇党委政府和全体干部职工在活动中对群众作出的公开承诺。

活动初始,为找准问题导向,镇党委在全镇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对征求到的348项意见建议进行原汁原味梳理,其中,“党员干部作风不实,服务不到位”的问题群众反映较多。“政策路线决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镇党委深刻认识到,镇、社区干部作风问题不是小事,干部作风好,政策落实就不会遇到“肠梗阻”,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就会变为“零距离”,干部作风差,就会形成一道无形的墙,隔在党和群众之间。为此,镇党委郑重向社会作出作风建设承诺。同时,通过分析总结,镇党委提出“两个23456”工作方法,作为全镇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的目标要求。具体为:“两个二”,一是“两个抓”,即:从自我抓起、从小事抓起;二是“两个结合”:要坚持上情和下情的结合、点和面的结合。“两个三”,一是“三个对得住”:要履职尽责,对得住组织;要公道正派,对得住良心;要勤政为民,对得住群众;二是“三个决定成败”,即:方向决定成败,胸怀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两个四”,一是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即国家意识、国防意识、国土意识、国民意识;二是要搞清楚“四个谁”: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两个五”,一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积累、学会倾听、学会取舍“五个学会”;二是牢记组织情、群众情、同事情、亲情、诤友情“五个情”。“两个六”,一个“六”是“六带”:带着法律、带着政策、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团结、带着形象开展工作;另一个“六”是“六在”,走出机关,岗位在田间地头、在农户家中、在项目推进现场、在矛盾纠纷调处现场、在应急处置现场、在工矿企业现场“六个现场”,直接面对群众,和群众“零距离”接触。

为把要求落到实处,镇党委立行立改,严抓制度落实。一是立制度。修改完善了《明光镇机关日常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考勤、请销假、财务、车辆使用、接待等日常管理制度,建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长效机制。同时,大力整治干部“庸懒松散”,对作风不实、对待群众来访服务态度生硬、推诿扯皮等“四难”问题,出台《明光镇机关干部作风督查方案》,由镇纪委牵头,定期对全镇干部职工工作作风进行督查,对违纪违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下大力气治理机关作风问题。二是直接联系群众。认真落实领导干部驻村蹲点、联村入户和民情联系制度,主动上门服务群众;全力落实民情民意双向反馈督办机制和“五级联动服务群众平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镇村干部、村民小组长、“两代表一委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力量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及时解决问题。半年来,通过民情民意机制,共收集民情事项180件,解决落实156件,解决矛盾纠纷140件。三是完善服务平台。高标准建设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建立社区便民服务站9个、村民小组便民服务代办点171个,制定了便民服务六项工作制度,简化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流程,为群众提供热情方便快捷的服务,群众办事程序繁琐以及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四难”问题得到根本改变。

干部作风转变,老百姓眼里看得真切。前来办事的群众都说:“现在去镇里办事,方便快捷多了,工作人员的服务也热情周到了”。

强组织,固边疆

明光地处边境,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既关系到党的基层政权巩固,也关系到边境和谐、安宁、稳定。自去年腾冲开展先行先试活动以来,镇党委紧紧抓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良好契机,不断强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水平。一是强队伍。全面实施“能人治村”工程,全镇九个社区的书记或者主任均由当地具有良好的政治品格、优秀的个人品行和大公无私、公道正派的致富带头人担任;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党员、干部激励关怀机制,尽力完善各类保障机制,尽力提高社区、小组干部待遇,镇财政为社区党组织下设支部书记,每人每月配套120元,下设支部委员每人每月50元,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稳定基层干部队伍。严格管理党员队伍,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针对农村党员党性意识弱化,先锋模范作风不明显等问题,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规定的学习材料,提高党员意识,提高党员修养;严把交心谈心关、对照检查关,扎实开好专题党组织生活会,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每个党员接受一次严格党性锻炼;严把党员“入口关”、畅通党员“出口关”,将“不合格”党员一律清除党员队伍。今年,对全镇60岁以下的全体党员进行了尿检,对6名不合格党员进行了处置,取消了2名预备党员资格,保持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二是固阵地。按照“建设上强化功能,使用上拓展服务,在保证正常办公、党员干部正常活动需求的基础上,与文化阵地、农村公用场所有机结合,真正发挥“一室多用”、“多室共用”的功能和综合效益”的原则,高标准建设社区活动场所建设。目前,九个社区活动场所全面建成投入使用4个,正在建设4个(其中有2个主体工程建好,已投入使用),1个村级活动场所计划建设。同时,活动场所建设有计划的向村民小组延伸,目前已建村级下设组织活动场所22个,凤凰、东营、自治三个社区下设支部活动场所已全面覆盖。通过不断改善组织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广大党员群众提供了集中开展活动、发挥作用、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主阵地,也进一步树立了基层党组织的良好形象。三是抓保障。严格按照县、镇承担的比例,将各党组织、村民小组工作经费(每个社区每年3万元,每个村民小组1000元,村级下设党支部每年1000元)配套到位。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统一,围绕正在开展的“红色股份”工作,引导帮助各社区盘活资源、发展产业、做活集镇,壮大社区集体经济,为社区长远发展找准路子,使社区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各类保障等方面有主动权。目前,镇党委结合“高原特色乌龙茶明光园区”建设,在竹箐脚、老华寨种植900亩乌龙茶,按照每社区100亩面积交由9个社区管理,丰产时每年每社区将增收20多万元,社区经济实力将会大大增强。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全镇“空壳村”已全部消除,集体收入达100万元以上的有2个,60—80万元的1个,20—30万元的有2个,10—20万元的有3个,3—5万元的有1个。

办实事,解难题

在深入查摆问题工作中,群众反映的问题除了“四风”突出问题外,主要聚焦在基础设施滞后问题上。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镇党委始终围绕这个问题立行立改,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汇集各方力量,从路、电、集镇建设、河道治理四个重点问题入手,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制约群众生产生活发展的困难和问题。3月初,针对各社区群众提出的“家火难防”问题,镇党委经过认真分析,发现大多数火灾是因进屋线路老化引发。镇党委政府决定在全镇迅速实施农户换线工程,每户检查线路镇财政补助10元,更换线路每米补助1元。经过4个多月的时间,全镇8200多户农户进行全面排查,需要换线的3215户农户进行逐户换线,共换线50余万米,目前换线工程正在进行验收兑付。中塘社区二尖山村民顺山势而居,由于地势较陡,路窄且坑坑洼洼、泥泞不堪,历来是“村穷路难走”,修通进村道路成了祖祖辈辈的愿望。情况反映到镇里,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其列入立行立改的重点工作,积极筹措资金,并组织施工单位加班加点,修通了全长1.6公里的进村道路。6月25日,该村民小组将一封感谢信送到镇政府,信中溢满感激之情。几位80多岁的老人热泪盈眶的说道“感谢政府圆了我们祖祖辈辈的通行梦,如果没有政府,我们都不敢想象今生能走上这样好的路”。东营石桩坝365亩土地,该田块初步项目实施后,沟渠、道路虽然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田块地势较高,无法灌溉插秧,群众反映后,镇党委、政府及时整合85万元对田块进行客土整理,形成了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田块。针对集镇建设滞后的问题,多方筹资对镇政府所在地辛街集镇改造提升,扩宽拉长街道,重新埋设供排水管道,安装路灯,集镇告别了昔日的脏乱差,街面宽敞整洁明亮、道路平整舒适,群众赶集、出行方便了。

随着立行立改的不断推进,一大批产业发展、河道治理、道路交通、农田水利、集镇提升、环境保护和教育、卫生、文化、电力、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快速实施,年内总投资将超过2亿元,全镇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一个个得到解决,受到了群众广泛称赞。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4日 11:17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楠 打印